如今在實際運作中應經出現了很多免費商業模式的案例。
以下是其中的50個案例,它們均與免費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免費模式1:直接交叉補貼贈送服務,
銷售產品(蘋果商店天才吧提供的技術支持)
贈送產品,銷售服務(當你開設一個銀行賬戶時獲贈免費禮物)
贈送軟件,銷售硬件(IBM和惠普公司的Linux產品)
贈送硬件,銷售軟件(電子游戲的家用主機模式,其中像Xbox360這樣的游戲裝備售價遠低于成本價)
贈送手機,銷售通話時間(許多電信運營商均采取這一模式)
贈送通話時間,銷售手機(許多電信運營商也采取這一模式,提供夜間通話免費及周末業務套餐)
贈送表演,銷售飲料(脫衣舞俱樂部)
贈送飲料,表演收費(賭場)
免費贈送(零售商的“賠本甩賣”)
買一贈一(超市)附贈免費禮物(谷物類產品
超過25美元的訂單免運費(亞馬遜網站)
免費體驗(在超市為新母親們準備的供免費體驗的禮物盒子)
免費試用(雜志訂閱)
免費停車(商場)
免費調味品(飯店)
免費模式2:三方市場(一類顧客補貼另一類顧客)
贈送內容,銷售接觸觀眾的機會(廣告支持的媒體)
贈送免費信用卡,向生意人收取交易費贈送科普文章,向作者收取出版費用(公共科學圖書館)
贈送文件閱讀器,銷售文件寫作軟件(Adobe軟件)
女士免費入場,男士門票收費(酒吧)
兒童免費,成人收費(博物館)
清單免費,搜索收費(某些交友網站,如TK)
銷售清單,贈送搜索服務(其他交友網站,如TK)
贈送旅游服務,從車輛出租和酒店預訂中獲利(Travelocity網站)
向在商店中存貨的賣家收費,保證消費者免費購物(超市里的“上柜費”)
對在商場中購物的買家收費,賣家的商品可免費存貨(與Costo類似的會員制商店)
贈送房屋清單,出售抵押貸款(Zillow網站)
贈送內容,出售客戶信息(Practice Fusion)
贈送內容,通過將用戶推薦給零售商賺錢(“亞馬遜聯盟”伙伴計劃)
贈送內容,出售原料(Slashdot/ThinkGeek網站)
贈送內容,在內容中對付費客戶進行突出展示(產品安排)
贈送工作或公寓清單,向登記用戶收費(Craigslist網站)
向客戶贈送內容和數據,向通過某API接入內容的公司收費[eBay網站與利樂(Terapak)等網站流量高的公司做生意]
贈送有限數量的“綠色”家居方案,向被列入綠色資源網站(http://FreeGreen.com)名單的建筑商和承包商收費。
免費模式3:免費加收費(某些客戶補貼另一些客戶)
贈送基本信息,出售更易于使用的較豐富信息(BoxOfficeMojo網站)
贈送通用管理建議,出售定制的管理建議(麥肯錫公司及《麥肯錫日報》)
贈送聯邦稅軟件,出售州稅軟件(TurboTax軟件)
贈送低質量MP3,出售高質量光盤版音樂(Radiohead樂隊)
贈送網絡內容,出售印刷版內容(從雜志到書籍)
對在商場中購物的顧客收取較低的費用,不經常光顧的顧客對經常購物的顧客提供了補貼(與Costo類似的會員制連鎖店)
贈送電子游戲,向訂戶收取更多費用使其能夠在游戲中享有更多服務(“企鵝俱樂部”網站)
贈送商業名錄,向企業收費使其能夠“宣傳”并增強自身優勢(《Brownbook》雜志)
贈送演示軟件,完整版本收費(大多數電子游戲允許玩家試玩最初幾級以判斷該款游戲是否適合自己)
贈送電腦對電腦呼叫,出售電腦對手機呼叫(Skype軟件)
贈送免費照片分享服務,收取額外存儲空間使用費(Flickr網站)
贈送基本軟件,出售更多有特色服務(Apple QuickTime軟件)
贈送廣告支持的服務,出售去除廣告的能力(Ning網站 )
贈送內容“片段”,出售書籍(使用Google書籍搜索的出版商)
贈送虛擬旅游,出售虛擬土地(《第二人生》游戲)